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称,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已完成一笔140亿美元的融资,这是全球非上市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蚂蚁金服以150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全球第9大互联网公司,超越高盛的市值(约880亿美元)。报道称,蚂蚁金服的崛起源于现在席卷中国的两大趋势:即移动支付和货币市场基金。
第三方网络支付是指获得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的非金融机构提供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业务。为什么第三方网络支付必须接入网联,VISA却不用接入银联?请看巴曙松教授就此问题带来的专业解读。敬请阅读。
第三方网络支付是指获得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的非金融机构提供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业务。为什么第三方网络支付必须接入网联,VISA却不用接入银联?请看巴曙松教授就此问题带来的专业解读。敬请阅读。
第三方支付业务迅猛发展,而相关立法滞后,导致很多消费纠纷没有权威说法。比如你发现支付宝被“盗刷”,要求索赔损失,那么,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证明你是真被盗刷,还是被家里的熊孩子偷去买游戏币了?如果第三方支付无法提供有利的证据,法院是否该支持你的索赔要求?
1988年底的一天,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24号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大厅里挤满了人,一个嘴里吞钱又吐钱的“怪物”,引来众多路人驻足围观。舶来品ATM机的出现,带来了金融服务科技化的初体验,也开启了中国金融科技的萌芽期。
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情,带动银联国际、微信、支付宝、百度钱包、京东金融等支付机构在国外不断探索。与此同时,随着监管日趋严格,业务增速大幅下滑,国内的互金平台已经将现金贷业务的触角伸向海外。不谋而合的是,他们都盯住了6.5亿人口的东南亚这个巨大市场。机遇一样,挑战也一样。东南亚不够完善的支付基础设施既意味着需求也存在着局限,而监管政策的变化则是较为严峻的挑战。
提及移动支付,人们最先想到的或是微信、支付宝扫码,手机厂商基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各种Pay“出场”频次并不高。这一维持了数年的格局近期有了变化,二维码静态扫码4月起被限额500元,与之相反的是,银联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于6月1日起上调至1000元,多银行也陆续在近日实施提额。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闪付的安全系数更高,但前期二维码扫码已经培养了用户较强的粘性,线下支付市场格局短期恐怕很难改写。
“移动支付风险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马国光在移动支付安全与创新研讨会上指出了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当下,移动支付亟待在便民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专家认为,加强大数据建设可更高效地帮助消费者在支付时证明“你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