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南单方面宣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本国属于“非法支付结算”,已经全面禁止。实际上,距离支付宝和微信走进越南才刚刚半年的时间,越南的态度却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弯。
支付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花呗完美的弥补了支付宝不能预消费的短板。然而前段时间,不少人发现自己的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被无故关停。
2004年支付宝诞生。十年之后,微信支付借着微信应用的普及优势迅速崛起,与支付宝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年初支付宝耗费巨额资金拉拢用户,导致蚂蚁金服罕见地出现季度亏损。两大巨头之间的“移动支付”战争仍在上演。《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分析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的各自竞争优劣,并且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渐向大街小巷渗透。
在支付宝推出“亲密付”代付功能四年之后,微信近日也悄然推出了“亲属卡”功能。对比来看,除了上线时间外,二者的一大区别还在于额度设置上,微信“亲属卡”的可选额度区间为0.01元至3000元,支付宝“亲密付”为100元至2万元。分析人士指出,二者不同可选额度的设置,实则反映了双方电商和线下小额高频应用场景的差异。从更深层次的布局策略来看,类似“亲属卡”、“亲密付”的代付功能很好的兼容了社交和支付的属性,双方均想借助该功能突破自身限制。
流量,近年来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热词;有流量,意味着能“带客”、获客能力强。因此,流量指的是高转化率的用户数、市场占有规模。小米、奇虎360,以及差不多同一时期崛起的新美大(美团)、滴滴、今日头条,被视作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之后的新一线互联网流量巨头。其实,他们的金融生意早已天地广阔了。
日媒称,使用信用卡或电子货币等进行支付的“无现金支付”在日本未能得到普及。在主要国家无现金支付比例超过50%的背景下,日本仅为20%。日本政府担心这种状况会错失习惯使用信用卡的访日游客的购物机会以及影响购物的便利性。在焦虑的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提出了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来转变日本人注重“现金主义”的方案。
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从2011年0.1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58.8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仍维持近50%复合增速,2019年规模达到229万亿元。2017、2018延续高速增长惯性,增速约68%,2017年规模将达到98.7万亿元。
在支付宝推出“亲密付”代付功能四年之后,微信近日也悄然推出了“亲属卡”功能。对比来看,除了上线时间外,二者的一大区别还在于额度设置上,微信“亲属卡”的可选额度区间不同。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了双方电商和线下小额高频应用场景的差异。从更深层次的布局策略来看,类似“亲属卡”、“亲密付”的代付功能很好地兼容了社交和支付的属性,双方均想借助该功能突破自身限制。
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显示包括中付支付、钱袋宝在内的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违规遭到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均为2018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