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继续逐月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并在2019年1月14日达到100%。
近日,央行发布《关于非银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进行了落实,进一步健全了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提高资金监测有效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跨境人民币备付金账户、基金销售结算专用账户、外汇备付金账户余额暂不计入交存基数。
6月30日是央行原本要求的“断直连”最后期限,但支付行业各方彼此心知肚明的是:如期完成这项任务是“不可能事件”。
随着2018年备付金交存比例的不断提高,备付金利息收入依赖程度较高的预付卡机构将难以为继,政策效用更加明显。支付机构必须尽快优化收入结构,将发展着力点聚焦到提高商户受理规模和持卡人服务上,最大限度降低备付金集中存管的影响。
中国第三方支付的赛道上不乏重量级本土选手,外资机构能抢得一席吗?B2B跨境支付的细分跑道上竞争日趋激烈。
6月29日晚,央行发布通知,宣布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要求支付机构应根据与中国银联或网联清算的业务对接情况,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立“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并于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原委托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备付金交存专户”销户。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的资金划转应当通过中国银联或网联清算办理。
201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了《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文)。核心内容是:到2018年6月30日之后,支付机构所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需要通过网联平台处理。6月30日成为业界所谓“断直连”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