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瑞典和丹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推行去现金化政策,目标是建设“无现金社会”。我国随着第三方支付和微信等支付工具功能兴起和广泛使用,现金使用范围和数量大幅减少,去现金化加快。但是,去现金化可能给经济社会带来一定影响和风险。
近日,在香港科技园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上,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说了一句不怎么犀利,但却引发了许多跨境移动支付参与者共鸣的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商户需求的痛点不同,不能把在内地的发展经验直接接入其他地方,需借助当地文化和特色,找准痛点。”他所说的痛点,是指在异国推行移动支付的痛点,如何找寻跨境移动支付的痛点成为了当时热议的一个话题。那么腾讯找到了吗?或许已经找到。
相信多数人都有网购付账的经历。但鲜为人知的是,买家确认收货前,款项不会直接到商家账户,而是先在支付平台短暂停留。这能让你我买得更放心。但是支付平台上源源不断的备付款是如何处置的?会不会产生违规挪用、无法兑付等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通知,从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明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专家分析指出,这是保障客户备付金安全、完善金融监管的重大举措,也将促使支付机构告别“吃利差”的盈利模式,让其业务回归支付服务,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利益。
近日,微信传出对信用卡还款收费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微信公告,自2018年8月1日起,除部分用户可以继续享受免费的信用卡还款服务外,其他理财通用户使用微信信用卡还款功能都将付出手续费,费率按还款金额的0.1%收取,最低为0.1元。
作为移动支付领域巨擘,微信和支付宝则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而除了微信和支付宝之外,苹果“ApplePay”、三星“SamsungPay”,以及国内银联“云闪付”也都在近几年发力第三方支付。最近,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龙头华为也在移动支付领域“密谋”动作。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而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自2016年下半年启动支付清算系统异地备份系统一键切换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到2017年9月全部系统自动化切换功能投产上线,仅用时一年,可谓“一年磨一键”。
近日,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央行曾多次约谈财付通、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机构,要求其严格落实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的要求。目前支付宝已经排查并关闭了约3000个从事虚拟货币交易的账户。
网易科技讯7月10日消息,据《南华早报》(SCMP)报道,蚂蚁金服认为,移动钱包应用将成为南美洲和非洲新兴市场的下一个重大技术趋势。
距离上次备付金集中存管新规半年之后,央行再次给国内200余家支付机构下了“死命令”——备付金要在2019年1月实现全额上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