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从互联网小贷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P2P网贷、消费金融公司等方面“切断”现金贷业务的资金来源;对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予以规范,消费金融重新回归场景时代。
去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从互联网小贷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P2P网贷、消费金融公司等方面“切断”现金贷业务的资金来源;对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予以规范,消费金融重新回归场景时代。
在一轮舆论危机过后,“现金贷”似已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总让人联想起披着羊皮的“高利贷”。非持牌信贷机构中,对现金贷综合息费定价折合年化超过100%者比比皆是,能卡住36%红线者凤毛麟角。
在收紧房贷业务的背景下,不少银行提出零售先行的经营策略,其中,围绕消费相关的业务成重点。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自身也愿意做消费相关业务,一是利好政策鼓励,二是属于比较“挣钱”的业务。但在“蛋糕”的诱惑下,银行在发展该业务中也出现了走偏现象。对此,银监会今年年初便已亮出了严监管的态度。
人民银行总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除去国内住房信贷的居民消费信贷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重约5%,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比例。同时,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消费信贷余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逐渐增强。
上证报记者从银行了解到,不少银行提出零售先行的经营策略。其中,围绕消费相关的业务仍是重点。然而,在今年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监管风向下,消费金融相关业务拓展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完全合规,对银行来说也是一番考验。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着金融体系。我们比过去任何一天都更依赖手机,金融服务的边界在不断延伸。
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讲,月初都是可怕的,各大消费金融平台账单纷纷出炉,实在是有些“花时爽,还时哭”的感觉。消费金融公司因为无需抵押担保、审批速度快、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受到了不同消费群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