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曝光,去年11月末,有民营银行接到监管部门口头通知,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其余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将暂停。据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现金贷受到监管,消费金融大规模收紧,波及到民营银行。截至目前,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但因无吸储能力、无场景、无流量,部分民营银行发展不尽如人意。究竟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为何被叫停?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又在哪里?
3月27晚,建设银行发布2017年年报,去年建行实现净利润2436.15亿元,较上年增长4.83%。其中,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占比达到45.95%,较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
3月27日晚,邮政储蓄银行发布2017年业绩公告,明确提出从2018年开始要“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3月26日晚,中信银行发布2017年报。从年报可以看出,它的零售业务盈利贡献显著提升。数据显示,零售总客户达到8000万户,较2014年增长了5000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1%;零售业务的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9%;零售业务净收入占该集团营业净收入的比重提升到34.68%,而2014年这一比重仅为18%。
3月21日,腾讯发布2017年报,数据显示,腾讯控股的微众银行去年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主打的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截至2017年年底管理的贷款余额逾人民币1000亿元,同时保持低的不良贷款率。
近年来,面对利差持续收窄和下行周期企业信用风险不断加大的冲击,过去以对公业务为经营重心的中国银行业遭受重大挑战,不少银行对公业绩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纷纷喊出“向转型要业绩”,加快开展消费金融等“轻型”零售业务。
3月14日,平安银行发布2017年报,从财报中可以窥得其零售转型方面发展情况。
“把您的房产变成提款机,尽情享用!”——这是某股份制银行在官网推介个人消费贷款的一句推介语,与之相伴随的是“贷款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的表述。
“把您的房产变成提款机,尽情享用!”——这是某股份制银行在官网推介个人消费贷款的一句推介语,与之相伴随的是“贷款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