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金融风险、建设优质的网贷(P2P)行业,政府部门要求各地今年上半年完成网贷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当优良平台在不断整改、尽可能符合监管要求并力争获得备案的同时,不少品质较差的机构自暴自弃、无心维持业务,有些个还在考虑未获备案的对策。那么,在网贷备案后时代,平台到底有哪些出路?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的部分P2P平台收到了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征求意见的通知》以及《关于征求等文件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务于3月16日下班前反馈至郑州市整治办。
伴随各地网贷备案日程的临近,《投资者报》记者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上的相关逾期数据的变化走势也变得更为微妙:有的一路升高,有的有序下降;有的稳定浮动,有的瞬间清零……数字涨跌背后,究竟都藏了哪些玄机?
按照监管进程,今年可谓网贷备案年。当下,距离去年12月由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57号文要求的第一批备案时间,仅剩不到两个月。这对于网贷重城,深圳而言,整改验收工作显得更为紧迫。
伴随各地网贷备案日程的临近,《投资者报》记者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上的相关逾期数据的变化走势也变得更为微妙:有的一路升高,有的有序下降;有的稳定浮动,有的瞬间清零……数字涨跌背后,究竟都藏了哪些玄机?
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底,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升至9.68%,但成交量环比下降18.83%,且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相较1月底减少16家,活跃投资人数、活跃借款人数也双双跌破400万大关。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传统信贷的收紧为网络借贷发挥长尾优势创造了机遇。个体网络借贷凭借着门槛低、收益高、操作方便、灵活度强等优势迅速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早期频发的负面消息让整个行业经历了不短的阵痛期,但不容忽视的庞大网贷需求依旧推动P2P行业整体成交规模逐年增长。
对于网贷行业而言,规模和盈利快速增长的时光正渐行渐远。严监管背景下,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加之监管层对现金贷的重拳整治,目前网贷行业出现增长乏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