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上海地区平台成交总额为463.05亿元,环比下降3.64%,贷款余额为2510.84亿元,环比下降1.12%。本月,上海地区无新增平台,累计平台达679家,本月新增问题平台30家,累计问题平台488家,在运营平台191家。
(文/大桑)2018年上半年,备案将成为网贷平台的头等大事。随着6月大限的临近,目前已有近10个省市陆续发布了“备案指引”。值此备案登记生死时刻,网贷天眼合伙人及副总裁李光耀、中国科技金融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受邀做客第一财经《解码新金融》,共同探讨随着整改备案进入深水区,行业是否会迎来并购潮,网贷备案能否成为“免死金牌”等相关话题。
2017年12月8日,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自此,网贷备案大潮正式拉开帷幕,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整改验收细则,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12月份以来,浙江、广州、深圳、上海等省市已下发了网贷相关细则要求。
据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月底,涉及消费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25家,占比同期网贷行业的13.93%。随着小额分散行业标准的推行和消费需求的提高,消费金融市场引起网贷平台和消费者关注,另外,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中低层的投资者大多对资金灵活性要求较高,且投资金额较低,消费金融作为短期小额投资大大满足了该部分投资者需求。2018年1月,消费金融标的成交额为288.26亿元,占比网贷行业的15.80%,平均综合收益率为11.42%,高出网贷行业1.71个百分点。
2月份,受农历新年因素的影响,网贷行业风投融资事件进入到“沉睡”期,未发生过融资案例。网贷天眼整理的风投系TOP30网贷平台中,截止到1月底,30家平台累计成交额达14445亿元,其中,业务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平台数量占19家,千亿级别的平台达3家,分别为微贷网、玖富、铜板街。
“××网每天发标秒光,资金站岗快一周了!”,“××网不自动投标根本抢不到,而且还降息了”。刚过完年开工没几天,网贷天眼小编就收到了无数投资人的抱怨。毫不意外,一年一度的节后“标荒”再次袭来,而且今年平台资产端似乎更加严重。网贷老司机对“节前资金荒,节后资产荒”这一现象恐怕都深有体会。“春节”不仅仅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网贷投资热度的一道分水岭。
2018年2月,情人节遇上农历春节,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热闹的气氛中,网贷投资市场却显得格外冷清。加之整改大限将至,P2P网贷行业狗年开年似乎正在遭遇一场“寒流”来袭,多项指标出现遇冷态势,其中2月成交额与投资人数双双下跌,并创下了近一年来的新低。在此情况下,即便是大平台也难幸免于难,成交额环比跌幅高达70%。
近日,陆金所代销产品逾期事件再次引发关注。据悉,逾期的本息共约2.2亿元,截至目前尚未完全兑付。陆金所背靠平安集团,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资产管理规模近5000亿元,这样一个名气与体量都堪称巨无霸的平台出现逾期,不可避免的引发投资人集体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