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彭博社昨日发表文章,预测2018年金融科技行业走势。2017年,金融科技行业内的科技巨头的威胁加剧、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凸显、一些初创公司申请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2018年人们将对金融科技有何期待?且看业内专家的前瞻性预测。
近日,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小组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市场猜测已久的监管之靴终于落地。
12月5日,2017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与金融”分论坛在乌镇成功举办。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彭蕾发表主旨演讲。她提出三个判断:科技金融是推动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最佳路径;科技金融是世界性、历史性的机遇;科技金融是平衡创新和风险的最佳路径。
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技术革新再次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活。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来势汹汹,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新型科技公司正在不断加强对金融科技的布局。然而,在金融市场中举足轻重的香港,却似乎在金融科技浪潮中慢了一拍。于是,近几年来,香港开始重新审视发展定位,依托其全球自由的经济体优势,以及稳健的金融和贸易基础,以“超级联系人”的身份塑造成为内地以及海外金融科技的交流聚集地,寻找金融科技的逆袭机会。
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指出,要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态。今年10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率先在全国设立金融科技专项奖,以激励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亿欧导读 ] “消费升级”这个词汇本来已经提了很多年,随着金融科技助推消费金融成了大风口,与之紧密相关的消费升级再度成为了各大零售商、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企业、银行等的重点关注对象。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不断布局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昭示着当前的互联网行业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阿里和京东的双十一大战并不仅仅体现在数据,更多的体现技术上,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参与运营、无人机加入包裹的配送、大数据加持下的智能推荐都是这一趋势的重要体现。
金融科技的出现不断打破现有金融边界,深刻改变着金融服务方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但与此同时,各类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客观上增强了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随着定调“严监管”,金融科技的机会和发展边界何在?如何能够促进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