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作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作出了怎样贡献?传统银行在面对金融科技的冲击时应该如何加速转型?金融科技应该如何加强监管避免潜在风险?在11月17日由国家互金专委会指导,传媒联合举办的“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上,业内专家以“互金新格局: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探讨互金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吕骞 实习生李泽熠)自2011年麦肯锡系统提出“大数据”概念以来,短短几年之内,大数据就深入到各个行业,特别是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在内的金融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前,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在该行App6.0上线的发布会上称:“未来客户既需要在碎片化的场景中享受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也需要银行机构提供独立、专业、温暖的金融服务。要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商业银行必须应用金融科技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摘要: 用户的消费升级迫切需要金融端口升级与之匹配。新零售、新商业等新概念的出现都在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正是由于用户需求的改变才最终迫使市场供给侧发生改变。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的成交额累计1682亿元,刷新9年来的纪录,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超过1271亿元,苏宁全渠道也取得163%的增长。其中,天猫双十一诞生了新的支付峰值——25.6万笔/秒,比去年增长超1.1倍,同时诞生的还有数据库处理峰值4200万次/秒。这不仅体现了支付对于商业的支撑,数据的增长,也代表着金融科技驱动下的支付服务效率的提高。
11月16号,融360旗下的简普科技正式在美国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近期国内互金平台赴美潮中唯一一个非业务性平台和仍在亏损的平台,简普科技的亮点便在于融360的金融产品智能搜索主业以及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金融科技类业务。与其他已上市平台相比,简普科技真正做到以金融科技为主业,算是名副其实的金融AI第一股。
在金融领域,科技被广泛应用于信贷服务的贷前贷后风险评估与管理中,通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风控系统能够大幅提升客户信用评估准确率,同时能够对人为风险实现有效管控。科技应用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金融机构的运营可持续性、成本可控性以及技术可行性,使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与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