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 孙国峰:发展监管科技构筑金融新生态

    监管科技(RegTech)作为科技与金融监管全方位融合的产物,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当前,中国探索构建监管科技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明确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发展监管科技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并提出多方共建金融新生态是中国发展监管科技的可行路径选择。

  • 五大行2017年金融科技盘点:区块链金融云风头最盛

    截至4月前,五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全部公开了2017年经营和业绩报告。去年全年五大行显示出盈利能力回升、资产质量趋稳的良性发展势头。在这一年里,金融科技、跨界合作更是五大行新形势下发展的关键词,下面我们将盘点五大国有制银行2017年在科技领域具体迈出了哪些实践与创新的步伐。

  • 马蔚华:拥抱金融科技的2.0和3.0时代

    财经网讯 “金融业本身就是数字化的企业,所有金融运作的内容都是数字,数字质量比较高,目前我们称为金融科技的2.0时代,而进入3.0时代,计算机将取代所有网点工具。我们应该拥抱金融科技的2.0跟3.0时代。” 4月9日,招商银行原行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财经》午餐会:科技创新助推金融服务变革”上表示。

  • 王军:金融科技要颠覆传统银行业?哪有那么简单

    财经网讯 “金融科技听着非常高大上,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接地气不足。”4月9日,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财经》午餐会:科技创新助推金融服务变革”上表示。

  • 借贷宝CEO王璐:金融科技的未来是让金融变得触手可及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9日电(记者王存福)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互联网金融今年依然是热门话题之一,与会嘉宾借贷宝ceo王璐表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竞争博弈,但更多的是补充关系,未来将互相融合。金融科技的未来是,让金融变得触手可及。

  • 巴曙松:金融科技需要从金融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核心盈利环节渗透

    财经网讯 “小微金融说了很多年,但从渗透情况看,目前基本渗透的还是金融业价值链里盈利比较薄的后端支付环节,真正在整个金融业资产负债匹配、盈利大的环节,渗透其实很有限,并没有对现有金融业商业模式形成真正的大冲击。”4月1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巴曙松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财经》早餐会:重塑小微金融生态 赋能实体经济”上表示。

  • 中信银行王燕:发力金融科技 赋能新金融发展转型

    中信银行信息科技工作重点围绕“平安中信”目标,应用科技手段夯实金融业务基础,同时加快推进技术转型,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力争交出更多满意的答卷。

  • 林重成:金融科技正在从4大方面重塑金融生态

    财经网讯 “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整个金融市场信息咨询管理发生根本变化,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的渗透融合提升金融产品丰富度的同时,也对金融业务覆盖对象进行扩充,金融科技在金融生态重塑过程中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稳准快的金融产品与服务。”4月10日,银盛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重成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财经》早餐会:重塑小微金融生态 赋能实体经济”上表示。

  • 区块链、电商平台、网贷模式,“金融科技+公益创新”是不是作秀?

    企业做公益,经常被质疑为“作秀”——品牌宣传力度远远大于实际公益价值。而标榜普惠金融的企业近年来更是在社会公益方面不遗余力,不断创新着公益形式,甚至打破了公益的边界。另一方面,质疑者认为这不过是一贯热衷品牌营销的企业“作秀新高度”罢了。金融科技企业到底是不是作秀?这些创新改变了什么?麻袋研究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所谓金融科技“公益营销秀”进行一次深入的价值拷问。

  • 金融科技四大门派Q1业绩向好 开放合作之势渐强

    2018年的第一个季度即将过去,以背靠大山师出名门派的蚂蚁金服、传统金融机构孵化标杆派的陆金所、智惠金融技术创新派的凡普金科和美股基因派的宜信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四大门派,都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在积极应对合规备案的同时,各门派业务发展也丝毫没有放松,毕竟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大家都在为未来比拼积累更多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