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1CN聚投诉网发布报告显示,11月22日至11月28日,21CN聚投诉网共受理全国消费者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有效投诉量7268件。其中马上消费金融,闪银和玖富高居投诉榜前三位。
受现金贷政策的影响,今年消费金融ABS市场出现较大变化。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总体上看,2018年消费金融ABS全部回归场内,虽然规模不及2017年的一半,但从月度数据来看,已经实现稳步回升。临近年底节日较多,很可能再次形成一个小高峰。
11月21日消息,在消费金融迎来政策利好的背景之下,众多消金公司增资的热潮此起彼伏。近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向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10亿元人民币。若增资获得批复,招联金融的注册资本将达到38.6亿元,跻身国内消金三巨头之列。
11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2018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三季度末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64万亿元,同比增长7.0%。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负债243万亿元,同比增长6.6%。
11月6日,据财联社等媒体报道,《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于日前下发。该意见稿针对包括风险数据与风险模型、受理与调查、授信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合作机构、监管要求、法律责任等互联网贷款业务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持牌消金机构近两年来业绩大好,频频增资。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业绩大增背后也带来不少乱象,如乱收费、贷款审核不严、隐私保护不到位等。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的监管环境和舆论监督环境愈发严厉,作为持牌机构,要从战略取舍层面明确合规经营与高速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
小额贷款公司变相高杠杆乱象再次被监管点名。继去年底下发的”网络小贷整治方案“整治行业高杠杆行为后,11月2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指出,部分小贷公司存在变相高杠杆放贷风险。应尽快制定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监管规则和办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为了满足监管关于放贷杠杆率的要求,从去年至今,小贷行业掀起了增资潮。
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一些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具有资金、场景、获客渠道等先天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布局金融行业,意图找到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