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工行浙江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消费引领、培育新供给新动能的国家战略,创新金融支持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更好地满足民众在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助推消费升级。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消费市场每年都有数万亿元的消费增量,巨大的消费增量需求促进了消费金融的发展,中国居民消费信贷也呈现高增长态势。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境内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高达49312.86亿元,同比增长20.3%,较2010年余额增长了4倍多,居民消费信贷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
传统行业和科技新贵强强联手、“私有云”“共有云”你方唱罢我登场、设立科技子公司、外接金融行业云完成业务升级……在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的跑道上,不同资产规模的商业银行你追我赶,开始加速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与科技的交互日益深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态,在新金融业态下,中小银行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小银行应借鉴国有大行和民营银行的科技战略,根据经营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科技战略,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弯道超车的机遇,用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实现经营的战略转型。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消费金融逐渐引发各界关注,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也在以每年20%的增速增长,领先全球各国。市场向好离不开国家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鼓励,也离不开GDP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此外,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化也为信贷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市惩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房贷政策之后,房贷停下了“疯狂”的脚步,25家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显示,上市银行对房贷亦“热情不再”。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消费金融逐渐引发各界关注。中国消费信贷正在以每年20%的增速增长,领先全球各国。市场向好离不开国家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鼓励,也离不开GDP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此外,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化也为信贷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
面对万亿级消费金融蓝海,传统银行、电商巨头纷纷出手,群雄逐鹿。然而硝烟背后,我们必须看到,消费金融的场景和流量固然重要,但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风控水平是玩不转的。在这场真枪实弹的风险之战中,银行凭借产品更丰富、资金成本低、业务模式更成熟等优势,也许会取得先发优势,获得胜算。
消费金融这把火在2016年默默点燃了,顶替掉大红大紫的P2P成为金融领域新热点。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4月25日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达约6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平均增速为20%,2020年消费信贷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