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巨头们躺着赚取备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已终结。央行1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近5000亿元,环比增幅为58%。
中国支付巨头们躺着赚取备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已终结。央行1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近5000亿元,环比增幅为58%。
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和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监管机构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规范行业行为,保证支付的健康、长久、有序发展。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监管的主要领域包括牌照合规、备付金、实名制和反洗钱。与此同时,扫码支付、电子货币与跨境支付领域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4995.04亿元,市场称交存比例已达50%监管要求。第三方支付监管制度加速推进背后,行业正开始新一轮“洗牌”。
移动支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其特有的便捷、高效渗透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塑造了全新的生活形态。移动支付可以实现对农村地区信贷投放、政策补贴的精细化管理,可将资金直接对接到最需要的农村家庭和生产户,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尤其是东北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略显落后。
近期,海澜集团的金融版图再次扩张。据悉,海澜集团在近期拿下上海瀚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瀚银信息” )64.16%股权,成为这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第一大股东。
在支付市场对外资开放的背景下,国内支付牌照申请也出现解禁迹象。上市公司广电运通5月2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广电汇通向央行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的支付业务具体类型是全国范围银行卡收单;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处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批阶段。
消费者习惯、各类场景的抢夺,甚至是消费后端的服务,都俨然成了移动支付品牌赛跑的跑场。银联、支付宝、微信各支付巨头都正在谋划着属于自己的阵地战线。
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规模已连续4个月跳上千亿级台阶。根据央行5月18日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4月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近5000亿元,环比增长近六成。今年前3个月,备付金交存规模已分别跨过了1000亿-3000亿元大关。业内人士认为,曾经以“运作”备付金作为一大营业手段的小型支付机构会受到一定影响,交存备付金也倒逼这些机构拓展更多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