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这一年,移动支付产业发生了许多大事,那么哪些事件值得我们思考呢?在此,移动支付网总结了移动支付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亦或者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不论是在事发当时,还是对行业的未来,都拥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力。另外,排序不分先后。
第三方支付牌照火热,一方面由于支付行业高速增长。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16年第三方支付整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3%至87万亿元,未来10年有望保持27%的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趋严,央行曾明确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牌照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中证网讯(记者 陈莹莹)1月2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变:不带钱包出门已成为中国人的新习惯,并成为世界的新时尚。
12月26日,第三方咨询公司易观发布2017年三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报告:支付宝占比53.73%,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腾讯金融占比39.35%。
“三年前我们是被动的,今年是主动的”,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回忆起与支付宝合作时总结道。“以前,我们是一个闭环,支付宝也是一个闭环,两个闭环怎么能碰出火花呢?”对此,蚂蚁金服城市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晓捷也颇为感慨,“以前经常被公交地铁的朋友‘喷’,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想来合作。因为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开放共赢的路,这也是这一年多以来很多公交地铁想跟支付宝合作的原因”。
即便是在街边随手买一个煎饼,如今手机扫一扫也能完成支付,使用移动支付随手付款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人们最常使用的是哪一种第三方支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引导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正确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及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央行以交易安全为由对二维码支付的交易额进行了限制,外界多认为这是央行藏有私心,意在打压第三方支付,帮助传统银行提高支付市场份额。
12月29日,据金融时报报道,近日人民银行下发文件,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