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备案进程正不断提速。继厦门、广东、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之后,浙江也发布了备案办法。比较各地版本,浙江在备案登记权方面有所放松,此外,继上海、深圳之后,浙江也明确了银行存管属地化管理。数据显示,超半数平台是与在本地未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签订存管协议。
12月18日,浙江省金融办发布《浙江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办法》),支持省内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发起设立P2P网贷机构,并鼓励实缴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以上。
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工商总局12月21日公布了近期查处的部分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北京创客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双鸭山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等15个案例曝光。
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延续了严监管的趋势,校园贷、现金贷、小贷等领域分别迎来监管洗礼,整体行业深度洗牌。网贷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正在运营的平台数量有1954家,相比1月份减少了453家。业内人士指出,在12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出台后,明年的P2P备案料将成为不少平台的“生死线”,互金行业的“大浪淘沙”终将来临。
监管层对于P2P行业“去刚兑”的思路已经明晰:禁止辖内机构继续提取、新增风险备付金,对于已经提取的风险备付金,应当逐步消化,压缩风险备付金规模。这令讨论和争议许久的风险备付金模式终于定调。在此之前,绝大多数P2P平台都采用了风险备付金这种“半兜底”模式,但由于监管政策将P2P网贷平台界定为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因风险备付金具有自担保的嫌疑,且有“保本保息”的潜在含义,该模式饱受争议。
网贷之家讯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下文简称“协会信披系统”)新接入一家平台——宜联贷(e联贷)的信披数据。目前已有116家平台接入协会信披系统,115家公布了2016年的财报数据。
2018年上半年对于互金平台最大的事肯定是合规备案,合规备案应该是互金行业一劳永逸的解决身份问题的重要步骤,就是所谓的持牌机构。
如果说去年是网贷监管元年,今年则是合规元年。2017年,网贷行业都在围绕“合规”二字进行,问题平台加速退出,大部分中小平台忙着银行存管、完成限额管理、下线不合规标的……也有一些平台进行转型升级,圆了上市梦。而在分析人士看来,2018年,行业将迎来“备案”年,率先获备案的平台将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届时行业的座次表也将重新排列。
【导读】Fintech(金融科技)被印尼政府称为当地最有前途的行业之一,P2P借贷又是其中最吸引资本关注的细分赛道,没有之一。行业暴涨也同时伴随着监管,那么现在持牌经营的到底有谁?牌照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