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2015年底至今,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已达6家,包括:民生银行外,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媒体报道的相关内容中,里里外外都有透露出银行对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新金融、新科技时代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伴随商业银行纷纷联手科技公司探索智能发展的大潮,光大集团日前也宣布,光大科技与腾讯云分别代表光大集团与腾讯集团签约,共同成立“光大—腾讯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
5月19日至26日是今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金融科技成果宣传和展示。
1988年底的一天,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24号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大厅里挤满了人,一个嘴里吞钱又吐钱的“怪物”,引来众多路人驻足围观。舶来品ATM机的出现,带来了金融服务科技化的初体验,也开启了中国金融科技的萌芽期。
两会期间,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指出跨行业金融控股行为存在风险,应纳入金融监管。近日,金控公司监管问题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有传闻称监管部门正在起草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办法,年内有望落地。监管办法可能在股东或关联方融资、旗下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实缴资本来源合法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规范性措施。
几年前,《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曾说:“传统银行20年内必将消失。”而比尔·盖茨20多年前就曾做出类似的断言。传统银行真的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消亡吗?近日,在2018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新传媒研讨班上,中欧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分享……
长期以来,相对传统粗放式物流和日渐变化客户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成为物流业转型和发展的痛点。如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支付环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资金归集不便、财务对账繁琐、代收货款安全问题频发等。与此同时,商贸客户高频消费,但单次消费额度低,总体成交额大于主流市场等使管理成本高企。由于商贸流通领域链条长、信息化程度低,商贸用户长期处于运营周转费时、效率低、成本高的状态下。
自2015年以来,国内外企业开始探索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以深圳为例,通过某企业信息平台进行查询,名称及经营范围中含“大数据”或“云计算”关键词的企业已超5000家查询上限,含“人工智能”关键词的企业亦超2000家,含“区块链”关键词的企业也已有600家。乱花渐欲迷人眼,其中有不少优秀企业,但也不乏一些无实质技术储备、借金融科技之名行政策套利之实的企业。因此,我们试图从金融科技的内涵入手,厘清中外金融科技的发展差异,区分金融科技企业的含金量,找准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走向。
在工业4.0的浪潮下,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各个行业。那么,金融科技对当代生活影响几何?科技如何在金融领域得以应用?数字金融时代,面对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怎样的人才最稀缺?日前,由韦莱韬悦与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8韦莱韬悦亚太金融科技论坛在沪举行,与会各方就金融科技的业务、组织与人才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资主体的资金支持。本文详细分析了投资主体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投资模式,并分析对比了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投资策略,以期帮助各投资主体辨析投资金融科技领域的机遇和风险,促进金融科技在我国的可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