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下属的多家机构,包括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先后布局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领域。
“中国监管科技,最大的需求市场在地方金融办。”在中国政法大学一场监管科技主题研讨会上,腾讯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史广龙如此表示。
随着上市银行2018年半年报陆续公布,持牌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业绩也随着母公司报表浮出水面。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上半年持牌消费金融资产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金融科技(FinTech)是舶来品,它的本质是金融,载体是科技,目的是通过创新科技催生金融业态变革。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渗透应用,金融科技正以“去行业化、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独特优势重塑全球金融业。面对Fintech3.0时代的新变化、新挑战,如何借力金融科技促使运营成本更低、经营效率更高、风险管理更细、营销服务更准、客户体验更优,最终实现“银行再造”,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如何让监管跟上市场发展步伐,俨然成为近期各国金融监管部门日益关注的话题。
上周,馨金融在上海参加了今年的朗迪峰会。因为多个会场同时进行,有一些话题很遗憾没有听到现场的分享,但是参与到的话题讨论都令人获益匪浅,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感受。
北京9月7日消,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2018年上半年业绩均已披露完毕。翻开四大行今年的半年报,“智慧”、“科技”、“转型”等字眼穿梭其中,一幅金融科技浪潮下银行业转型图景呈现眼前。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的大规模积聚,行业泡沫不时“破裂”,网贷、现金贷等细分领域的玩家开始更多的换上“金融科技”外衣,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平台宣称转型“金融科技”公司,一时间“金融科技”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新标签。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几十年间科技带来的快速变革给作为中国金融中流砥柱的银行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整个银行业曾迷惘过、被刺痛过,自然也挣扎过,而经历过一场又一场的洗礼后,银行转变为全新的“拥抱”姿态。未来,或许银行不再是被金融科技驱策着向前,而是成为主动推动金融科技迭代更新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