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严肃整肃‘二清’和违规转接”、“罚单频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支付行业监管力度空前。
针对近期网传中国银联与蚂蚁金服就条码支付达成合作的消息,中国银联官网4月27日发布声明称,“关于本公司与支付机构的合作,一切以本公司官网公告为准,关于条码支付业务合作暂无可对外公告的新信息。”另据中国证券网报道,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中国银联与蚂蚁金服就落实监管要求、推进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但截至目前尚未达成正式协议。
2018年3月21日,央行发布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有关事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明确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政策。《公告》规定境外机构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主体的境内交易和跨境交易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及准入条件,享受“国民待遇”,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规定的条件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
目前,支付产业正在经历新一阶段的快速创新和转型。电子支付蓬勃发展,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都在大举投资,支付方式越来越数字化,关于“现金面临死亡”的消息不断被夸大,事实上,大多数国家,流通中的现金并没有下降。
5月1日,支付宝发布“五一”小长假出境游移动支付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香港、澳门、日本分别列为最受欢迎的消费地前三位。
近日,央行发布2017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所统计农村地区拥有县级行政区2252个,乡级行政区3.21万个,村级行政区52.97万个,农村地区人口数量9.71亿人。截至2017年末,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12.61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为1.30个,县均银行网点55.99个,乡均银行网点3.93个,村均银行网点0.24个。
近日,中国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业管委”)审议发布了《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行为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这是继人民银行发布217号文、281号文、296号文等系列监管文件之后,业管委根据最新监管要求及市场发展变化出台的新细则。该细则通过对违规行为进行分类、引入累积记分制度,使市场规范工作管理更加精细、违规处置手段更加合理,以达到遏制各类新型违规行为发展、增强成员机构规范意识的目的,落实人民银行监管政策。
4月26日,上海市工商局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通联支付违反变更登记信息,在2018年3月对其作出罚款3万元的决定,并责令改正。作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通联支付在经营支付业务中,已收到了多次罚单。
在争夺的如火如荼的小额支付市场,银行系公司再迎利好。近日,多家银行表示,5月1日开始,银联芯片借记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同时根据各家银行自行调整,单日累计限额也将有所提升。
当今信息技术空前发展,并且快速渗透到支付领域,支付方式不断虚拟化、快捷化,消费方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大变化。支付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和沉淀资金,因而各大厂商都在不断地抢占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支付需求,展开激励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