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以前,银行卡与现金“两分天下”,各自切分了大额、批发、中高频和小额、零售、高频的消费支付市场。随着过去几年来国内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以二维码作为受理媒介、手机应用作为发起及受理工具的移动支付,降低了业务门槛,提高了产品适应性,做到了无数银行和支付机构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大街小巷笔均在100元以下的交易基本都成了二维码支付。
近年来,我国支付产业“走出去”已经小有成就。从2004年到现在,中国银联的国际化业务已经有近15年的拓展,境外受理的商户也不断增长。支付宝、财付通等C端用户为主的支付机构走出去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随着这两年加纳的移动钱包业务每年都以近3位数增长,全国移动钱包活跃用户数达到1千万,整体用户渗透率(39%)甚至要超过坦桑(39%),大家都开始注意到这个西非国家在移动钱包(MobileMoney)业务上的成绩。于是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在那么多西非国家中,只有加纳看起来成功了复制了东非的移动钱包的发展经验而像尼日利亚这感觉最具潜力的国家却没有复制成功?
12月21日,兴业银行发布《兴业银行“断直连”业务公告函》(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兴业银行将于2018年12月28日12时起,关闭原直连业务模式下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通道,关闭的范围包括:协议支付、网关支付以及代收代付业务等。
本网讯 记者 张沛报道 派盟咨询12月27日在京发布《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派盟互通联合创始人、意锐新创COO关恒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预计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在2018年将达到200万亿元人民币。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底近80%受访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
12月24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简称“支付清算协会”)公布了《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是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
外汇赌博交易平台和操盘手是假的!巨额收益承诺也是假的!这些诈骗引发的投诉乱象却是真的!这个群体就是支付行业的“职业投诉人”,这些人的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灰色产业”。
12月23日,长达2周的岁末补贴节正式落下帷幕, “银联补贴节”成为全民参与、大众认可的年末狂欢节。两周时间,中国银联携手40万商户、近60家银行、手机厂商为从线上到线上,从一线城市到二级以下地市、县域农村市场,各地区、全年龄段的消费者送去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暖心回馈。
2018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的发展,断直连、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大额罚单,各类措施的实行让支付行业逐渐实现“正本清源”的央行监管目标。而纵观近5年支付行业的激荡历程,似乎是一个轮回,又呈现着新的变革。
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了《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为全面、深入了解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现状,准确把握个人用户基本属性以及使用习惯变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成立课题组,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