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出门拿一个手机,一扫、一刷、一点,就轻松完成了各种消费。随着移动支付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它当前又呈现出什么特点呢?今天(1月23日),中国银联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
1月24日,中国银联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达到了5.7亿,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此外,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是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发生实际损失的比例高达95%。
近日,央行发布2019年《支付业务许可证》核发服务指南,指南详细规定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适用范围、审批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事项。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个利好的信号。
近年来,出国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首选,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达1.4亿人次,同比增长13.5个百分点,伴随着日渐增加的境外旅游人群,其庞大的消费能力和支付习惯也将国内根深蒂固的移动支付影响至海外。
年终,金融行业的紧张氛围丝毫没有被渐渐袭来的节日气息所感染。寒冬未深,监管层的动作不断,传统银行领域传来了透着凉意的消息。
校园场景成为移动支付布局的香饽饽。今年以来,中国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均有新动作。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微信支付形成了垄断格局,而致力于拓展C端的中国银联也在不断寻找突破口。分析人士指出,校园有着近3000万的在校学生数量,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一次投入可长期锁定优质客户,对中国银联来讲,校园场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随着多类支付工具进校园,校园场景有望形成以三大支付巨头为主、多元化中小支付机构为辅的支付生态体系。
近期,习近平主席提出“当今世界上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讨论支付创新的大背景。现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在显著地改变我们的金融业态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
1月22日,在志象网和Unitus Capital主办的第一届中印互联网金融峰会上,印度L Catterton投资公司副主席兼总经理、RBL银行董事长Narayan Ramachandran在峰会上做了关于印度互联网金融领域变迁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