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国际金融报消息,浙江已经有两家网贷平台完成备案登记信息确认,正等待公示,消息还指出两家获备案登记的企业一家有大型互联网公司背景,另一家有国资背景,但该消息尚未获得官方确认。无论是否有网贷公司获得备案资格亦或获网贷平台备案登记的企业资质是否属实,该消息从侧面反映出,各省市P2P网贷备案竞争异常激烈。回顾2017年,“合规”无疑是网贷行业发展的关键词,监管的持续加码,让这一年的网贷平台数量持续下降,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2018年,P2P网贷公司进入备案竞争阶段。
2017年,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是充满变化且快节奏的一年,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的一年。2017年投资人数达到1713万人,较2016年增加24.58%,网贷行业人气增长幅度仍然较大。同时,2017年是网贷行业“合规规范年”。各类监管文件的密集出台,尤其是银监会在2017年2月和8月分别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标志着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政策悉数落地,并与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共同组成网贷行业“1+3”制度体系。
超标资产如何消化、存管银行是否要严格属地化、存管银行的系统能否满足用户体验、能否顺利拿到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成为当前很多网贷平台获得备案必须要闯的三大关
2017年,互金行业的一个关键词是合规。这一年,各类重磅文件密集出台,行业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各机构也根据具体的整改要求以及时间表进行合规调整。仅就网贷行业资金存管这一项来看,有数据显示,2017年有590家平台上线了银行存管,约占上线存管平台总数的85%。
放贷人在某网络借贷P2P平台上向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放贷,且放款前实地考察后放款。如此谨慎之下,为何借款人却能卷款消失?
最初只想借几千元,最后却变成了6万多的债务,深陷多头借贷的大学生小王在短短时日之内共累计23笔,和催收人员多次周旋后最终选择了报警。
1月25日,针对有媒体报道称“协会将陆续进驻部分P2P平台,直接指导这些平台尽快实现合规”的传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声明辟谣,称传闻为“不实消息”。
近年来,在P2P理财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当中,有些人如临大敌般将其和骗子划等号,而另外一些人则闷声通过P2P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无论人们对其持何种态度,数据都不会说谎,在可观的理财收益面前,投资者的行为比态度来得更为真实。
近日,北京平台东方金钰发公告称将回归网贷行业,早在2017年3月初,平台曾因借款限额未满足监管层要求而被迫暂停运营。时隔不到一年,东方金钰重振旗鼓再战P2P行业,不过,目前其官网展示的还是停业前的项目,小额分散标的何时上线未知。由此可见,借款上限仍然是网贷平台合规的主要拦路虎之一。
经过数年的发展,P2P在中国人资产配置已成为常客,连中国大妈也都钟爱P2P了,在中国有几个时间点做P2P理财还要排队等待,一个时间点是市场上资金非常充裕的时候,p2p平台一般的发标量都是一定的,所以就出现了一表难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