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贷的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信息披露标准应当有所了解,可以有效避免踩雷,选择更优质的投资标的。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信息披露,如何看待互金机构的披露信息?
在网贷限额规定下,大额标的毫无疑问需要化解,化解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资产的补充。自“824网贷暂行办法”出台以来,众平台纷纷开启转型之路。
伴随着“趣店们”赴美上市,网贷公司畸高的收益,以及各类恶性催收事件被频频曝光,网贷公司也被舆论轮番拷问。
过去,风险备付金制度是P2P网贷平台保障投资人权益的普遍性做法。但随着监管政策逐渐明朗,这一经营模式被认定与网贷机构的信息中介定位不符,并严格禁止网贷机构以风险备付金进行宣传。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人的权益失去了保障,监管鼓励引导网贷机构采取引入第三方担保等他方式对出借人进行保障。
近日,网贷之家研究中心发布了《P2P网贷行业2018年1月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月报数据显示,2018年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58%,环比小幅上扬0.04%,实现两连涨。
2月1日,雅堂金融公布的清算方案选择实时数据显示,选择方案一的共4182人,选择方案二的5152人,选择方案三的516人,共计9850人完成登记并选择兑付方案。
现如今,随着P2P各项监管政策的相继落地,以及整改验收的逐步推进,P2P网贷投资环境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范水平。据不久之前网贷之家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数据,绝大多数投资人在2017年投资网贷的过程中未“踩雷”:84.65%的投资人一年间未遇到问题平台。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1月P2P网贷行业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有435家,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的比例为22.82%。
将2017年定义为强监管年肯定是毫无争议的。从年初的“存管指引”到随后各地先后出台的“备案指引”,从“双降”令到“信披指引”,“1+3”的监管框架在8.24起始的一年内基本搭建完毕。实际上,从更大视野来看,上述互金监管政策的发布,仅仅只是政府金融监管整体部署的一小部分,也是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要求的具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