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

  • 两年实现5倍投资收益率 谈谈网贷投机的魅力与缺陷

    经常强调网贷投资的风险,那是因为网贷投资的参与者以稳健的投资者居多。其实早期的网贷投资者,也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很多都是投机客。

  • 银行撤离网贷存管业务 投资人该如何正视?

    近日,贵州银行撤离资金存管业务的消息使银行存管话题成功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发布后,网贷平台纷纷寻觅银行合作,银行也积极涉足该业务,连建设银行都紧跟潮流。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2月底,54家银行布局资金直接存管业务,723家平台正式上线,仅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38.25%,比例不高,却问题百出,加之银行的撤离,投资人又要惶恐万分了。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银行存管?投资时怎么透过银行存管判断平台的可靠性?一起探讨。

  • 沪上网贷平台整改“进行时” P2P行业备案验收成本上升

    进入3月中旬,距离网贷备案最终大限仅剩3个半月时间,而融360网贷评级组依据上海地区的《网贷管理办法》、《整改验收指引表》以及《57号文》和银监会发布的网贷行业“1+3”相关文件,对上海地区网贷平台进行的合规打分结果显示,80分以上的平台仅3家,分别是宜贷网、新新贷、陆金服;得分60分以下的平台有34家,占比42.5%。

  • 网贷备案进行时 履约保证保险成行业新宠

    2018年是网贷平台完成备案登记的关键时期,按照监管要求,无法完成备案的平台必须退出,因此需要投资人比往年更加谨慎。毕竟网贷投资和一般的消费行为不同,稍有不慎就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在禁设风险备付金、去刚兑之后,履约保证保险开始成为网贷行业新宠,它是平台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而且还最为广大投资人认可。

  • 网贷再迎降息潮 更具投资价值

    “最近一直在投的几个平台都买不到产品了,要么是定点抢购,要么是不定时发布新的标的,利率下降而且还根本抢不到。”这样的抱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投资者身边。

  • 网贷备案进程备受关注

    就在网贷平台备案进入倒计时之际,贵州银行突然公告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近日,贵州银行发布公告,该行目前因为业务转型,将于3月底彻底退出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粗略统计显示,至少有38家平台和其签订存管协议,其中29家已经系统对接上线,这让上述平台苦不堪言,而从相关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网贷备案能否如期推进备受关注。

  • 80家网贷平台零逾期 平台数据遭质疑

    进入3月末,离网贷备案验收的大限时间又近了一步,P2P平台都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准备。然而,在信批环节,多数平台则是遮遮掩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了118家已接入中国互金协会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的P2P机构发现,80家机构的逾期率为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逾期率为零的数据颇为反常,相较于传统银行,网贷行业借款人的风险更大,之所以出现零逾期率,很可能是网贷平台选择性地“模糊”了该重要数据。

  • 2017年小贷成绩分化加剧:传统小贷式微 网络小贷崛起

    进入年报披露季,小贷公司的年报陆续出炉。

  • 80家网贷平台零逾期?平台数据遭质疑

    进入3月末,离网贷备案验收的大限时间又近了一步,P2P平台都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准备。然而,在信批环节,多数平台则是遮遮掩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了118家已接入中国互金协会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的P2P机构发现,80家机构的逾期率为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逾期率为零的数据颇为反常,相较于传统银行,网贷行业借款人的风险更大,之所以出现零逾期率,很可能是网贷平台选择性地“模糊”了该重要数据。

  • 资本扎堆保险中介背后:流量变现+打通产业链成主因

    近年来,保险中介市场空前火热,尤其是2017年多家互联网巨头开始进军保险中介市场,成为市场升温的一大标志。先有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拿下牌照,后有美团、吉利等新入局者,且不断有上市公司发公告称拟发起成立保险中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