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源于美国。就字面意思理解,是金融(Finance)和技术(Technology)的合成。近年来,金融科技迅速为人们所熟知,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外延都还不算清晰。
迈入2018不过两周,我们就已获悉两大世界顶尖金融科技企业的IPO计划。Funding Circle已成为小企业借贷领域世界前沿企业,在英国、美国、荷兰与德国均有业务。陆金所则为中国金融科技巨头,2012年成立时本为P2P借贷企业,随后却发展为在线财富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迎来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引导。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一经发布,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那么,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其在金融领域如何应用?将给监管体制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
回顾2017年,从监管的顶层设计到金融机构的战略布局,从经营思路到产品运营,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业新的驱动力。可预见的是,伴随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2018年金融业将进一步拓展边界,逐渐形成智能化的新生态。
凤凰网WEMONEY讯 “我想以武功秘籍论来讨论金融科技给我们的金融体系带来哪些层面的冲击。”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在2018凤凰网WEMONEY新金融峰会暨司库奖盛典上,发表主题为《金融科技风险、监管与前景》的演讲。
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成长的金融科技企业,开始将目光锁定到海外市场。实际上,包括宜信、京东金融、PINTEC集团等一众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已经相继在海外拓展市场。与此同时,多家金融科技企业赴美上市,亦有不少金融科技企业通过收购、投资,或者在当地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纷纷开始国际化布局。
李小伟(应受访人要求化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笃信,“能改变命运的不只是知识,还需要启动梦想的初始资金。”李小伟知道这一点,是因为如果没有金钱的帮助,他得来不易的“希望”很可能彻底破灭。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迅速演进、落地,让金融科技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新标签。在1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会上,谈及中美金融科技的不同,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说,美国更像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保守前进,主要的问题是不踩到别人脚上、不产生冲突,而中国则是高速进入一个未知领域,风控是中国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