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试点以来,机构数量增长迅速,行业发展较快。截至2017年8月,我国已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22家机构已开业。2017年上半年末,行业信贷余额达1906亿元,同比增长125%。
3月7日,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及wind资讯最新更新的数据,捷信金融于近期发行了一支规模35.99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ABS产品)。这是捷信金融2018年发行的第一支ABS产品,也是其第7支产品,此前已发行6支产品,规模约127亿。
2月27日,合肥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合肥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合肥市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原则底线,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清理整顿措施。《通知》显示,“现金贷”业务本质上是消费贷款的一个分支,其特征是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金融风险的根源是宏观杠杆率上升过快。要把控制企业杠杆率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并加强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薄弱环节监管。
随着备案大限临近,网贷平台再现上市热潮。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家网贷平台近期筹谋登陆资本市场。在分析人士看来,在网贷备案后,行业将再次迎来上市窗口期。
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互联网金融再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今年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划的重点是“健全”。
2018年以来,银监会近乎周末无休,密集开出“1号罚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8日,各地银监局和银监分局下发的罚单总计307张,罚金超1亿元。罚单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另外还有一些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2017年以来,一系列住房租赁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进入,租房互联网化成为租赁市场中的重要发展趋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报道,蚂蚁金服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该消费金融公司将设在重庆。重庆也是蚂蚁金服旗下两家小贷公司的注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