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金圈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家现金贷企业相继IPO。与此同时,经常被与现金贷混为一谈的消费金融也没闲着。近期消费金融的场景化战役愈演愈烈,持牌机构与优质场景企业的合作博弈越发白热化。
近期,网贷机构赴美IPO的消息将现金贷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监管曾公开表示,“要是搞金融,必须要坚持有牌照,要纳入监管,监管要全覆盖”。自7月14日召开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央行方面也多次对外表态强调金融监管全覆盖,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已经成为主旋律。除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承受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之外,正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将面临着比以往更频繁、更深入的监管,强监管时代已然到来。
“若互金平台主要依赖现金贷获取利润,可能会被投资机构调低估值,他们认为无论从监管角度,还是业务可持续性方面,现金贷业务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行人士分析。
随着今年“双十一”各电商的轮番轰炸式宣传,各个消费者期待的“双十一”已圆满结束。那么,新一轮“双十一”过后的消费信贷证券化融资无疑又将迎来一轮系列的发行。本次将深入探索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证券化的玩法,为大家揭开消费信贷的神秘面纱。
今年“双11”再次掀起“剁手”狂潮,各大零售电商成交额不断刷新纪录。公开数据显示,“双11”全天,天猫成交额达1682亿元,京东以1271亿元紧随其后。千亿级的销售额背后,随着千禧一代消费者崛起,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的改变也让电商巨头们纷纷开始谋求变革,通过布局新零售和创新消费信贷服务,跟上消费升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