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股份行信用卡中心密集换帅 新舵手就位存量战场

  • 来源:中国消费金融网
  • 发表于: 2025-10-09 16:51:10
  • 责任编辑: 192770115

新帅履历勾勒转型路径

前不久,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迎来密集人事调整。

北京、深圳两地金融监管局相继披露核准信息,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新掌门正式就位,广发银行也同步敲定拟任人选,三场关键人事变动折射出行业在规模收缩期的战略求变姿态。

新帅履历勾勒转型路径

此次履新的管理层均带着鲜明的业务印记。9 月 19 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正式核准孙兴出任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尽管公开履历尚未详尽,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在零售信贷风险管控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经验,这与民生银行信用卡业务当前的核心诉求高度契合 —— 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该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达 3.68%,在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中处于高位。

平安银行的新掌舵者则是信用卡领域的 “老兵”。9 月 26 日获批的曹慰深耕行业十余年,曾参与招商银行零售金融 3.0 转型,2021 年起担任招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深谙头部客群经营与场景融合之道。

值得关注的是,曹慰到任前,平安信用卡经历了一年多的管理层动荡:原总裁刘显峰因个人原因接受调查后,先后由行长助理张朝晖、上海分行副行长邱真真临时接管,此次招行系老将携团队加盟,被视作稳定业务的关键举措。

广发银行的人事调整则体现了内部资源整合思路。据“金融人事”披露及银行内部证实,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将由总行零售金融部总经理旷波接任,此前该职位由首席信贷官金茜兼任。公开资料显示,金茜拥有丰富的授信管理经验,曾任总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等职,而旷波主导的零售金融业务与信用卡的协同,被解读为推动“借贷联动”的重要布局。

规模收缩期的三重考题

新管理层集体就位的背后,是信用卡行业进入 “减量时代” 的严峻现实。

央行数据显示,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连续 11 个季度下滑,2025 年二季度末仅为 7.15 亿张。三家银行的业务数据更凸显压力:记者查询企业预警通数据,以2024年的透支余额来看,主要股份行的透支余额由高至低分别为:招商银行(9478.43亿元)、中信银行(4878.82亿元)、民生银行(4772.47亿元)、平安银行(4349.97亿元)、广发银行(3928.46亿元),光大银行(3756.89亿元)、兴业银行(3716.56亿元)、浦发银行(3702.23亿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呈现规模收缩与风险上升并存的态势。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行信用卡贷款总额与透支金额均为 4499.02 亿元,较 2024 年末的 4772.47 亿元减少273.45亿元,在全行贷款中的占比也从10.72%降至 10.07%。风险端压力同步显现,信用卡不良率由上年末的 3.28% 升至 3.68%,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交易端则呈现 “笔数增、金额降” 的行业共性特征:上半年电子支付交易规模 3117.87 亿元,同比下降 7.08%;但交易笔数达 7.48 亿笔,同比增长 10.57%。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在规模回落中实现风险改善。截至 6 月末,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 3948.66 亿元,在零售贷款(1.726 万亿元)中占比 22.88%,在全行整体贷款(3.41 万亿元)中占比 11.6% —— 这一比重低于个人经营贷、个人消费贷,高于住房按揭,但较 2024 年末的 12.9% 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其不良率较去年末的 2.56% 下降 0.26 个百分点至 2.3%,风险管控成效初显。不过客群规模仍在收缩,流通户数从 2024 年末的 4692.61 万户降至 4539.08 万户,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为 9897.71 亿元。

广发银行暂未披露 2025 年半年报,从 2024 年末数据看,其信用卡业务仍保持零售核心地位。截至当时,该行存量信用卡达 1.23 亿张,尽管信用卡透支金额从 2023 年末的 4248.79 亿元降至 3928.46 亿元,首次跌破 4000 亿元大关,但在全行贷款中占比仍高达 18.44%,仍是零售板块第一大项及全行重点生息资产。

小结

从行业全局看,2025 年上半年,14 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 7.52 万亿元,较年初减少 1975.72 亿元,下滑 2.56%,仅农行、工行、浦发三家实现增长。同时,信用卡与消费贷呈现“跷跷板”效应,多家银行将战略重心向消费信贷迁移,进一步挤压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空间。

摆在新舵手面前的,是行业转型的三道核心考题。首先是风险化解的紧迫性其次是存量客群的价值挖掘最后是属地化经营的落地,多家银行已关停异地分中心,如何依托分行渠道提升获客质量,将成为这些管理者的重点任务。

分享到:
相关标签:
三家
舵手
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