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原股东方生变

  • 来源:消费金融频道
  • 发表于: 2021-03-03 09:49:32
  • 责任编辑: lihuiqin

持牌消费金融十年风云剧变,内外部环境已时过境迁,优胜劣汰效应渐强。新玩家进场后,行业洗牌震荡也会愈加强烈。消费金融牌照越来越吃香,...

持牌消费金融十年风云剧变,内外部环境已时过境迁,优胜劣汰效应渐强。新玩家进场后,行业洗牌震荡也会愈加强烈。


消费金融牌照越来越吃香,传统金融机构和线下实体巨头争相入局。近日,江苏银行称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关于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这意味着筹备三年之久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正式获批开业,也是今年来首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

与苏银凯基筹备初期相比,最终的股东设置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原本出资5400万元,占比9%的二三四五退出了发起股东行列,取而代之的是五星控股集团。二三四五退出股东序列并不稀奇,从二三四五的业务调整即能看出它已弱化互联网金融业务,甚至将其从主营业务中剔除。

此前,行业在苏银凯基牌照获批时猜测,苏银凯基将借助二三四五的流量场景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苏银凯基具备银行系+互联网系双重优势。二三四五以网址导航起家,旗下多款互联网工具汇聚数亿用户,并且在助贷方面具备经验。如今看来,苏银凯基的互联网基因衰弱,这可能也会影响日后业务扩张步伐。

根据批复内容,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6亿元,注册地为江苏省昆山市。江苏银行出资3.006亿元,股权比例50.1%;凯基商业银行出资2.004亿元,股权比例为33.4%;五星控股集团出资0.54亿元,股权比例为9%;海澜之家出资0.45亿元,股权比例为7.5%。

从股东背景可以看出,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是典型的银行系消金公司。大股东江苏银行资金能力比较强,在城商行中位居前三,截至2020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2.3万亿;二股东凯基商业银行是一家台湾银行,在资金方面也具备一定实力,并且台资银行股东背景能让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在两岸金融合作中获得便利。

拥有实力强劲的银行股东做支撑,苏银凯基消费金融的资金成本和筹资能力有先天优势。同时两大实体股东方五星控股和海澜之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线下网络,为苏银凯基打开场景合作空间。

五星控股集团是一家涉足现代服务业连锁、农村电商、舒适智能家居、金融、投资等多个业务领域并进行专业化经营的多元化投资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以智能家居为例,五星控股旗下“好享家”主要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舒适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截至2019年9月,好享家的服务网络已覆盖16省超过100个城市,完成了线下1500+服务网点的布局,累计服务家庭超20万户。

与众多持牌消金相似,苏银凯基开业后主要的商业模式也为贷款收息,不过在行业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苏银凯基盈利可能也不容易。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结构里,一般会包含资金成本、系统技术成本、坏账成本、获客成本、数据风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不同金融机构的成本厚度不同。

在利率下行、定价受限趋势下,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去除坏账成本,资金成本高达7-8%,运营成本甚至超过10%。苏银凯基虽然资金具备优势,但初期的营销、风控等成本难以消减,这无疑会对其业绩造成影响。

持牌消金发展已过十年,当下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可谓错过早期开疆拓土的红利,直接进入红海厮杀阶段。P2P网贷等非持牌互联网金融业务被监管叫停后,确实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带来利好,不过眼下的环市场环境对新入局者来说仍存在较大挑战,尤其在资金、行业竞争、场景、风控上。

中观层面,持牌消金行业巨头竞争加剧,排位赛强化优胜劣汰效应。去年,平安、小米、光大消费金融已经开业,注册资本都在10亿以上,并且均是以存量身份进场,这将加剧持牌消费金融的竞争态势。排在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后开业的,还有蚂蚁消金等巨头。

在已获牌的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早期以银行系为主导,当前渐渐向互联网系发展。蚂蚁、陆金所、度小满、携程、新浪、唯品会等融入持牌消费金融业务中,科技成为持牌消金的主要属性。苏银凯基的主要股东背景为银行,互联网生态能力并不十分突出。

场景和获客方面,客难成为消费金融行业普遍现象,当下消费金融市场线上化已是大势所趋,实现线上获客的方式无外乎有两种:一是与有流量有场景的平台进行合作,二是自建线上场景和流量入口。

无论是出于成本考量,还是严格把控资产端,过去依靠互联网头部公司导流的模式未来将变得难以为继。消费金融市场正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其中自主风控是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拥有自主的获客能力。要想走通自主获客,就必须建立自营线上商城或自研相关智能化分期产品,这对于苏银凯基来讲,需要成本、人才以及时间来慢慢打磨。

此外,苏银凯基还要面临下沉客群风险外溢,评估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章杨清此前表示,“消金空间有限,不应过度增长。普惠金融有别于扶贫和慈善,并非越下沉越好,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双输’现象,即金融机构背负不良风险,而下沉客户因贷款超出承受能力范围使得诚信受损。这对于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头部机构已经初步布局了针对优质客群的个性化产品,产品种类包含循环贷和一次性额度。在发力优质客群上,苏银凯基资金成本有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已积累一定经验的头部玩家的竞争。

苏银凯基消费金融若想突围,风控则是重中之重的前提。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体量增加背后,行业平均不良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另外,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把逾期60天作为不良率统计口径,便会增加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风险暴露水平。

风控能力一旦没跟上,消费金融公司就难以进行业务扩张,并且面临退出风险。今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信息科技管理五大维度,将消费金融公司划分为五个等级,“末位淘汰”机制浮出水面。

消费金融机构的定位本是立足更为下沉的市场,所面向的场景也更加垂直,这其实对获客、风控要求更高。在线上化的信用风险叠加之下,新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初始就摒弃“高定价覆盖高风险”的粗放风控模式。


相关标签:
消费
金融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