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30亿金融债获批,融资补血想重返巅峰?

  • 来源:消费金融频道
  • 发表于: 2021-05-21 09:59:12
  • 责任编辑: lihuiqin

继发行完ABS后,捷信消费金融又着手发行金融债,融资提速背后透露什么信号?消费金融巨头融资动作不断,市场竞争加剧。近期,银保监会发布...

继发行完ABS后,捷信消费金融又着手发行金融债,融资提速背后透露什么信号?




消费金融巨头融资动作不断,市场竞争加剧。近期,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捷信消费金融发行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的金融债券,最终额度还需央行批准。虽然这与招联的金融债发行规模相比较小,但也在消费金融公司中占据头部位置。

由于金融债发行资格获批受营收利润等因素影响,目前这些融资渠道主要由头部消金机构掌控。在本次金融债获批前,捷信消费金融还在2018年、2019年发行过两期金融债券,发行金额35亿元。

相比金融债,捷信消费金融的ABS发行规模居行业首位。前不久,捷信消费金融成功发行“捷赢2021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分为优先A档、优先B档和次级档,总发行规模达18亿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捷信消费金融2021年ABS发行规模已达28亿元,累计ABS发行规模达466亿元,累计发行ABS共19期。凭借行业地位和资产规模,捷信消费金融在标准化融资方面还是具备一定优势,融资补血能力较强。

消费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同业借款、银团贷款、金融债及ABS等。其中,ABS相较于同业拆借等模式风险更高,在申请时对消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从业资质等皆有严格要求。截至目前,28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只有14家获批发行ABS,这也使其成为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金融债融资利率较低,并且期限较长,有利于优化消费金融公司的负债结构,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这相比短期、高利的融资形式,最终能帮助消费金融公司缓解流动性问题。

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能力释放,其实有助于捍卫头部机构的市场地位,让它们在竞争中保持强者恒强的趋势。今年已有苏银凯基正式开业,众多玩家正在排队申请消金牌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负债优势,具备较强的资本去争夺场景、打磨技术,防御新入局者的战略威胁。

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诸多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徘徊在亏损边缘,老牌巨头捷信消费金融受到波及。2020年财报显示,捷信消费金融营收112.32亿元,净利润1.36亿元,仍维持盈利,但相较2019年略有下跌。

当前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三强为招联、兴业、马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捷信消费金融带来压力。从业绩三强的经营动作上看,开年以来均领跑同业融资,都通过发行金融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在此情况下,捷信消费金融自然也不能落后。

初深圳银保监局批复招联消费金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3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最终于中国人民银行准许发行额度为85亿,刷新了自己曾在2019年获准的70亿额度。

4月份、5月份,招联发行了两期金融债券,发行总额共36亿元;2月份,兴业消费金融也发15亿的“2021年第一期金融债券”;3月份,马上消费金融发行规模为7.5亿的金融债券,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

业内人士谈到,曾经持牌消金融资比较难,多数是靠股东增资,增资渠道较为单一。招联、中银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实力较强,筹资能力优于其他机构,如今虽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渠道越走越宽,但中小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明显比头部机构更加明显。

因此,中小机构无论从融资还是品牌、场景方面,都难以对捷信消费金融造成威胁,目前捷信消费金融面临的主要市场对手还是头部业绩稳定的那几家机构。

就捷信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主要还是延续去年提出的线上战略转型,虽然转型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甚至影响业绩报表,但转型成熟后所形成的线上生态和科技能力,就可以支撑捷信消费金融业绩增长。有消息称,捷信消费金融今年一季度也是处于盈利状态。

捷信消费金融的多位高管曾表示,捷信消费金融业务有望快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就在捷信消费金融加快转型、修复业绩的时候,招联、兴业、马上等机构营收、利润、资产规模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对捷信消费金融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不过,捷信消费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效果已有显现,已经实现客户服务、产品组合及业务运营三大方面的数字化。据公开资料显示,捷信金融APP用户已达4500万,捷信乐易购客户自主服务模式已覆盖14万商户,捷信商城月活达200万。

与捷信消费金融同样位居头部行列的招联、马上等公司都准备谋求上市。想保住行业龙头地位,捷信消费金融必须在转型期间做好防守,通过产品、风控、服务体验上的优势守牢自身市场份额。


相关标签:
金融债
巅峰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