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智能催收”,相关结果高达250万条。有不少企业声称已经研发出AI催收产品,整个市场看似红红火火。实际上,这些产品均良莠不齐,...
百度搜索“智能催收”,相关结果高达250万条。
有不少企业声称已经研发出AI催收产品,整个市场看似红红火火。
实际上,这些产品均良莠不齐,大多数是披着AI外衣的智能客服。“挂羊头卖狗肉”者众多,真正的AI催收产品却寥寥无几。
AI催收和智能客服都有“智能”,但在催收这个领域,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
催收是一门谈判的艺术,而智能客服还没有成为谈判者的能力。
催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谈判追回欠款。在谈判中,唯有占据主动才有可能获得胜利。而想要占据主动,则必须讲事实摆证据,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因此,在催收谈判中,想要获得胜利,必须主动出击,并且在谈判过程中察颜辨色,搜集并掌握有效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策略,以达到击中对方软肋,促使对方还款的目的。
这些要求,智能客服都难以做到。
智能客服更大的作用是解决用户问题,它的工作模式就是针对用户的提问,给出相应的答案。以这种工作模式去做谈判,无疑是行不通的,因为绝大部分的欠款人都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解决问题”。
资易通首席科学家黄建华博士指出:“AI催收产品和智能客服有本质差别。一是沟通方式不同,智能客服通过不断提示客户做出选择,定位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AI催收则通过交互式聊天,通过语义判断和上下文理解完成沟通;二是待解决问题不一样,智能客服更多是回答客户有限的几种问题,我们则是要和客户商量、谈判达到我们的目标。”
AI催收和智能客服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在催收领域,运用AI技术的智能催收产品更加合适。
那么,为何市场上很难见到原汁原味的AI催收产品?
其一:技术研发难度。智能客服是相对成熟的技术,无需做多少研发,就能定制出催收版的智能客服。而AI催收谈判式的工作方式并没有成熟技术可以套用,需要做大量的技术研发,这就涉及到资本、人力、物力,甚至时间等方面的投入。
如资易通组建了包括AI算法、产品研发、数据分析等在内的技术团队,还有多位资深数据仓库工程师和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面拥有深厚经验的算法工程师,整个研发团队超200人,其他绝大部分企业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投入。
其二:数据积累难度。研发AI催收产品需要大量的数据,在信息安全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想要拿到海量的可靠数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自创立以来,资易通就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资易通先后推出企业端贷后管理的SAAS平台“日蚀”、移动端“猫掌”APP、以及针对个人与小微企业用户的免费工具“猫捕快”APP,三款产品可打通委托方、处置方和催收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形成即时的信息闭环。
一方面,资易通利用技术力量提升催收效率,并推动催收全程透明、可监督;另一方面,这些产品也为资易通积累了约2200万语料数据,以及每条语料对应的行为数据,此为资易通研发AI催收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12月,资易通推出了业界首个一站式、有决策的AI催收解决方案云电猫,它也是现阶段资易通人工智能研发实力的集中体现。
“云电猫的人工智能方向,是学习已有的清收经验,同时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的调整话术和策略,模拟真正的生命体的遗传和变异的能力。”黄博士说。
云电猫可无需人工干预,独立催收逾期案件。如利用算法、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知识图谱完成人际关系网络分析;通过网络公开信息查找关联人,获得优先联系号码;根据不同逾期账龄、不同用户画像,自动分析历史最佳的话术与沟通策略;自动模拟完成语音或者短信催收,并生成处置报告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云电猫拥有深度学习功能,它可以快速学习优秀催收员的经验(此前积累的语料和行为数据),并自动调整话术和策略。
测试数据显示,以2日为期限,云电猫处理信用贷款类案件的催回率达到58.9%,处理消费分期类案件的催回率达到46.35%。综合来看,机器催收效率稳定在人工效率的96%左右。而云电猫和人工结合的7日催回率,则比纯人工高出13.16%。
未来,资易通的研发团队将继续提升云电猫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在话术和策略的攻坚,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云电猫的催回率;另一方面则是让云电猫承接一部分长账龄案件,让云电猫的可适用范围更广。
而且对于资易通而言,人工智能可不仅仅限于云电猫。黄博士透露:“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其他产品,将帮助不良资产处置有序精准进行,推动整个行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