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这块蛋糕不好抢!

  • 来源:微信公众号普惠研究院
  • 发表于: 2017-08-15 14:21:48
  • 责任编辑: ningdi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推进,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出口和投资增速减缓,在推动当前放缓的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同样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被寄予厚望,成为经济转型、刺激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推进,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出口和投资增速减缓,在推动当前放缓的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同样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被寄予厚望,成为经济转型、刺激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现今,我国居民消费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消费形式不断升级,这使得消费金融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消费金融市场在不断开拓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众多的市场进入者是否能同分一杯羹?滞后的监管体系能否继续保驾护航?征信系统深度是否能作为消费金融不断发展的护盾?非法催收等现象的产生是否是风险隐患的冰山一角?


消费金融,这块蛋糕不好抢!

  一.不断做大的“蛋糕”


  消费金融的概念其实在很早就被提出,广义的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利用多元化、多渠道的信贷方式,为消费者发放贷款的现代金融模式,能够满足消费者跨期消费的需求,同时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它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和其他消费贷款。消费金融在近几年声名鹊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国家层面的支持

  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9%,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较2015年增长6.7%,这是自199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最低增速,也是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七年下滑,其中投资的增速下跌至15年以来的最低点,民间投资热情也大幅度下降,进出口增速出现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投资和出口两大模块对经济的推动显得力不从心,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被寄予了高度期望。

  居民消费形态转型升级

  我国居民消费有着“量入为出”的传统观念,但是随着80后、90后消费大军的到来,他们是互联网的忠实用户,有着超前的消费意识和需求,更加注重追求生活的质量和休闲娱乐,“今天花明天的钱”不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他们带来了消费金融的广阔市场。此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模式也有所改变,2005 年到2014 年,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37.1%下降到35.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45.6%下降到37.7%,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呈现更加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趋势,农村也成为了消费金融的巨大市场。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传统的消费金融开辟了新的渠道,拓展了许多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消费场景,使得消费金融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大有可为。目前房贷和车贷在我国的信贷结构中依旧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自2010年以来,比例有所下降,合计占比由2010年的85.9%下降至2016年的73.5%。另一方面,其他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消费信贷总占比由14.1%增长至26.5%,其中依托互联网的消费金融增长较快。据艾瑞咨询报道,互联网消费金融从2013年开始爆发到2016年,其交易规模从60亿增长到了4367.1 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2.1%。


消费金融,这块蛋糕不好抢!

  二.这份蛋糕不好抢


  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作用,使得消费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艾瑞咨询在《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中提到,2016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突破了22万亿元,同比增长19%,消费信贷在我国的所有消费中占比达到了46.8%,成为消费的主流趋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也进一步显现。虽然这份蛋糕可能会越做越大,但是在渗透市场、获取相应份额时候,又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存在。

  谁都想咬一口

  消费金融这一蓝海市场吸引了各式各样的市场参与者,总体来说,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银行系,电商系和产业系,各个模式有自己的优势也有短板。银行系有庞大的低成本资金作为业务支持,有较为完整的征信系统,保障业务可持续性发展,降低风险和坏账率,能依靠利差来获得收益;但是,也正因为银行依靠征信体系,使得业务主要面向已经拥有征信记录的高收入人群,并且相关产品不够丰富与“接地气”,因而错失了低收入但需求更为庞大的消费者市场。电商系有着丰富的交易记录和用户行为数据,能利用本身搭建的电商平台,精准地抓住应用场景,切合消费者的需求;互联网移动端的运用,使得客户流量巨大。但是电商市场本身就竞争激烈,消费金融市场的开拓,使得电商都纷纷涉足,加快了市场竞争势头。产业系将自身的消费场景与消费金融产品相融合,能实现较好的用户迁移,用户体验较好,也能根据用户喜好和行为来“量身定做”相关产品;但是最大的劣势在于,跨市场运作,缺乏相关信贷业务的运营经验和技术。

  银行系、电商系和产业系都在竞相追逐消费金融市场。截至目前为止,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平台为22家,其中主要以银行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存在30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竞争依旧激烈,谁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没有牌照的公司数目巨大,造成了行业鱼龙混杂,风险隐患上升,市场也必定会进行整顿,重新洗牌,优胜劣汰。

  保证蛋糕质量,减少有害物质产生

  蛋糕做大,如果不能保证良好的质量和阻止滋生有害物质的话,也就不能保证它的美味和长久。消费金融在运作的过程中,征信系统的运用是把控信贷质量的最佳方式,但是我国征信系统起步较晚,征信数据不够完善。拥有征信数据的用户主要为高收入人群,而大量低收入但信贷需求较旺盛的用户缺少相应的征信数据,这些次级用户就不能获得相应的信贷服务,没有信贷服务便不能产生征信数据,这便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并且我国征信数据存在孤岛现象,各机构之间数据不共享,政府的信贷数据不公开,这些现象使得征信和风控成为行业痛点,如何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反欺诈系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为平台不规范、信贷产品设计过分追逐市场份额和收益、风险监控力度不够以及平台资金实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消费金融市场频频因失控上“头条”。从早期的P2P平台大量跑路现象,到现在校园贷导致跳楼自杀、女生裸贷丑闻爆出、非法催收、暴力催收贷款等现象的产生,这些不是偶然现象,仅仅是市场不规范产生的冰山一角,是对整个市场危机的提醒。消费金融市场已经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何去减少或者从源头上杜绝其产生,这也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

  虽然还存在着其他众多的隐患和问题,但是消费金融依旧是蓝海市场,如何去挖掘市场、整顿市场、发展市场,真正做到普惠于民还需要消费金融平台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