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三年后将达4万亿元

  • 来源:和讯网
  • 发表于: 2017-08-18 16:55:39
  • 责任编辑: ningdi

 和讯网消息 零壹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技术驱动洞察报告》称,到2020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或将达到4万亿元,而其中大部分份额将会被技术驱动型机构占领。

 和讯网消息 零壹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技术驱动洞察报告》称,到2020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或将达到4万亿元,而其中大部分份额将会被技术驱动型机构占领。

  上述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上半年,从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机构超过百家,互联网消费信贷的规模达到千亿元量级。预计到2020年,我国非房贷消费贷款余额可达11.87万亿,如果考虑网上消费、O2O支付的发展增速等,乐观估计互联网消费金融可能占据非放贷消费金融1/3的份额。

  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巨头、P2P借贷平台及其他互联网公司。零壹研究院按照内在驱动力将其划分为资金驱动模式、场景驱动模式和技术驱动模式三种。以银行为主导的资金驱动型流程规范,风控严格但运营成本高、效率低、覆盖率低。以电商为主的场景驱动模式在定价上更加灵活,但额度相对较小,且部分产品利率较高。

  随着综合电商平台依托自身场景建立起数据化、自动化的消费金融风控及运营系统,以及部分部分技术实力较强的消费金融服务机构着手打造智能信贷决策引擎,开展第三方合作,消费金融的技术驱动模式日趋成熟,并将成为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的主流。

  报告举例称,美国Capital One是纽约排名前三位的零售金融机构,而其闻名于消费金融行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依靠数据技术全面驱动消费金融业务发展。京东金融消费金融的发展路线也是构建以数据、技术和效率为核心的多维服务。

  对行业而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的方式其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输出,前者为行业提供范例,后者则可直接输出金融解决方案。PINTEC集团旗下的读秒即是主要依靠全数字化、开放式的业务管理体系,满足用户小额、零散、多场景的消费需求。目前,读秒的技术架构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海量数据湖、分析技术以及决策应用模型。


分享到: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