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品酒中诗文,畅聊诗酒人生

  • 来源:中国消费金融网
  • 发表于: 2017-09-13 13:52:00
  • 责任编辑: bianji_pub1

酒,乃天地之尤物,乃食中之精灵。酒入腹虽不能充饥,非能解渴,但其能润神激心,外控言行。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王公大臣,下至市井贩夫走卒...

酒,乃天地之尤物,乃食中之精灵。

酒入腹虽不能充饥,非能解渴,但其能润神激心,外控言行。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王公大臣,下至市井贩夫走卒,高贵者,卑贱者,皆饮酒。有语云“琴棋书画诗酒花”,让诗酒并列于七雅中,可见诗酒的缘分由来已久矣。翻开古代卷帙浩繁的诗卷,几乎每页都散发着一股或浓或淡的酒香。诗酒相伴,人生几何。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不壮行,无酒不言志,无酒不抒怀。短短人生因有酒而添许多悠长的滋味。

不难发现在中国厚重的酒文化中,一年四季皆有酒有诗有经典故事。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康三滴血成酒;仪狄以酒医大禹;刘项斗智鸿门宴;汉武帝尝贵州酒龙颜大悦,留下“甘美之”赞誉;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刮骨笑举酒;羲之酒酣作兰亭;刘伶一醉三年睡;靖节公田半酒粮;道子饮酣画如风;香山酒诗八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杨贵妃醉酒怀伤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武松醉打蒋门神东坡东堂醉不起;易安东篱把酒饮。

于是乎无酒不欢的诗人在长安酒会上,杜甫和诸位好友会须一饮三百杯,酒正酣,面对如此场景一书而就写成经典的《饮中八仙诗》,杜甫口中的第六仙非他人,即是“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诗仙第一人李太白。细数李太白的游历生涯,一个是无心可猜的明月,一个是助兴为歌的美酒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晚年醉酒捞月落水而去,月伴其一生。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少年行》组诗谱写了其青春奏鸣曲,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侠骨柔情,抒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衣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呼童烹鸡,儿女牵衣,其应召入京的欣喜溢于言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和得意抒发是何等酣畅淋漓!

好景不长,被京城权贵排挤,以致再次被流放,“人生达明命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此等不合理的人生遭遇,藐视之。对于政途的失败不屑一顾,应该达人知名,即时行乐。“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斗酒万千也豪饮,呼儿将出换美酒”唤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作为酒仙李太白的挚友,杜甫没有其人生不如意,索性归去,乘一叶扁舟的洒脱,他有的只是“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对于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不已。登高徒伤,甚至连美酒都要忌口,人生一何苦,人生一何悲。酒逢知己千杯少,李杜二人虽然处世观不同,但是遭遇相似,而终可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和同爱饮酒的关系密不可分。故而才有“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的诗篇留存。

在边塞有这样一群诗人看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对酒当歌,几日前的战场厮杀,万马齐喑的场景历历在目,沙场这般静寂难得一见,将士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纷纷叹惋。入夜王翰身披铠甲,举夜光杯邀众将士共饮葡萄美酒,忽然,一匹战马飞驰而来,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催人出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胡酒助兴,也是一种宣誓:保家卫国出征前的酒壮怂人胆。

几百年之后,一位名曰辛弃疾的词人也只身打马来到了边疆,入冠不久就加入了抗金义军,立下不破金兵终不还的誓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沙场借着酒兴苦练杀敌本领,梦中醒来军营中号角声一已成一片,征战刻不容缓,时刻准备战场与敌厮杀。胡酒让人忘却身体之劳累,也让人暂忘万里别家,多年不归的悠悠乡思,忘记那份西北忘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落寞。归来只得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酒可言志,酒可浇愁否?

男性酒文中,多主动,多乐在其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女性则更多是一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多了一份被动,一种女性的含蓄,愁思幽闷。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少年女时代的李易安醉后忘归,归不知路,少年不识愁滋味。“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勾勒一幅“残酒图”,酒后闲散顿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烈酒之后扶头酒醒,易安寂寞无聊,人与花俱瘦。“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他,晚来风急”,暮年的孤苦凄绝不言而意思尽,曲尽人意。

酒亦可怡情养性。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襄阳到故人农舍作客;“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梦得酬谢白香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摩诘送别元二出使安西;“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放翁偶遇简朴的山村;“零落栖息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李贺劝酒致辞。酒可会友,谢友,别友,迎新友,祝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最早的卖酒之处大抵就是杏花村了。中国诗酒文化自然离不开酒肆,闪闪酒帘招客醉。张籍有诗曰“长干五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可见酒肆在买与卖中传承之,发展之,造就了当下的更加浓郁的中国诗酒文化。

贵州酒企作为名酒盛产之地在传承上可谓功不可没。春去秋来,贵州习酒在默默酝酿着一种醇香,俨然一派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盛景。把酒问青天,名酒何处寻,黔郡之习酒。习酒香醇酽如油,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

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古有骚人墨客,自酿之,贮藏之,埋藏之,使得琼浆玉露,女儿红诗云“深愿窖中四十载,入骨人生六位味,太液暗浮香。”今有贵州习酒引山泉以灌,择优质高粱以酿,只为那一滴沁人心脾,醇香的老酒,口味独特,酱香及浓香可择之选之,诗人陈熙晋曾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的诗句。

古有各种饮酒礼俗。五月五,君臣痛饮菖蒲。ㄍ楚辞中》提到“蕙肴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得八月十五饮桂花酒;“待到重阳日还菊花”,重阳佳节饮菊花酒,难怪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罢了只是为了采集这酿酒的新鲜菊花。除夕必饮团圆酒。今人逢年过节,必携美酒问候亲友,而有“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美誉的习酒则是上乘之选。

可见生活中少不了诗和酒,生活处处可见诗和酒,诗中的人生或旷达,或凄凉,或豪迈,或凄清,酒或甘冽之白酒,或清澈之清酒,或醇香胡酒,或浓或淡而这样的诗和酒刚刚好。

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